上海好物志丨美加净
小爱说
美加净隶属于上海家化集团,作为一个老字号的品牌,在中国的日化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好物志就为大家说一说美加净~
从年诞生起,创造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无数个第一:中国的第一支定型摩丝、第一支防晒霜、第一支定型护手霜……在80年代发展到顶峰,算得上是家喻户晓。
(美加净“防晒蜜”产品说明书)
然而,由于策略的失误,在至关重要的90年代,美加净从第一国产护肤品的宝座跌落,此后十数年,起起伏伏,不断革新技术,调整战略。在众多老牌国货和进口护肤品中异*突起。走过一场沉浮,在今天,美加净重新成为“国货之光”。
兴盛、衰落与复起
对于生活在60、70年代的上海人来说,美加净是他们的青春回忆。那时候用得上“国货经典”可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特别是它红色的牙膏,因为它红彤彤的外包装,许多新婚夫妻都拿它们来布置新房。
这经典的包装源自一位名叫顾世朋的青年美术设计。据说,有一天漫步在上海展览中心(当时的中苏友好大厦)时,被白似雪、美如画的玉兰花吸引住了,受此启发,以“美”和“净”为主题的牙膏包装问世了,基本色为红白两色,比喻红唇白齿。
(美加净早期包装)
80年代,面霜、护手霜等“护肤品”逐渐从牙膏、香皂的“日用品”概念中脱离开来,成为美加净的重点产品。
(美加净“银耳珍珠霜”广告)
到了年,美加净的护手霜更是长期占据市场份额的首位,几乎是人手一只的地步,“美加净”品牌以百分之十几的份额无可争议地成为行业的第一品牌,年增长率高达两位数。
(美加净护手霜最经典的小白管包装)
然而就在这一年,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成立了露美庄臣有限公司,把当时自己最具知名度的两个品牌――美加净和露美投入其中,由外方全面管理。由于美方公司对国内形势判断的失误,被收购后的第一年,美加净的业绩就一泻千里,销量急剧下滑,从每年3亿到万。
在之后的四年里,美加净这个品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最快的4年中,美加净的“失踪”让它迅速失去了第一的地位,在联合利华、欧莱雅、宝洁等跨国巨头的猛烈进攻,以及中华、白玉等国产品牌的双面夹击下,“美加净”一时腹背受敌、举步维艰。
(中华牙膏图片换成90年代初的老包装)
直到年,在观望和犹豫中的上海家化斥巨资重新收购回了美加净,并在多方面下功夫,希望美加净重回经典国货产品领头*的地位。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坚持走“国货”和“情怀”路线的美加净,终于在新世纪杀出了一片天地。
物美价廉的“国货之光”
提到国货,大部分人的想法是“物美价廉”,其中美加净就是最好的代表。定位于大众市场的个人护理品牌,价格区间一般在10元至50元左右,比较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心理价位。特别是生活习惯较为朴素的中年女性们。产品也多为护手霜、面霜、润体乳等产品,针对不同需求的顾客推出保湿、美白、紧致的功效。
(美加净近期推出的新包装香体精华霜)
除了价格的优势外,美加净的情怀分更是满满。“浦东陆家嘴的房子卖得很贵,一平方米数万元,但它们还不算上海的‘楼王’,真正的‘楼王’是华山路一带的老房子。经过修缮,数年前一套平方米的房子可以轻易地以万元的超高价出手。”这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茁对复兴老品牌的看法。
“老品牌”的优势就在于“老”,“老”不仅意味着情怀加成,更意味着技术经得起考验、用料足、价格实在。换句话说就是,性价比极高。
(美加净檀香皂)
同时引入一些中国传统概念元素,如蜂蜜、翠竹、白睡莲、银杏等,增强了其产品的吸引力,给人以“天然安全”、“用料讲究”、“物超所值”的感觉。其中白睡莲水嫩美白霜、翠竹密集保湿霜等产品都受到了消费者极大的欢迎。
(美加净白睡莲美白霜)
(美加净翠竹密集保湿霜)
与时俱进的情怀
随着80、90、甚至00后成为消费市场的主体之后,美加净再次把目光转向了他们。除了在成分上进行改变,美加净在包装设计上更注重美观。
(美加净果凝系列护手霜)
同时在护肤产品中,也按照年轻人的护肤习惯增加了爽肤水、乳液等产品。
(美加净橙花水嫩盈采保湿水+乳液)
为了更符合年轻人的“情怀”需求,年,美加净与大白兔奶糖跨界合作了一款唇膏。外包装和气味都像极了85后年轻一代童年的经典零食——大白兔奶糖,而在产品生产上又以老品牌美加净为背景,一下子在年轻一代中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散发着大白兔奶糖奶味的润唇膏,真的让人想试一下呢!不过千万别贪嘴咬断了哦~~
(美加净与大白兔联合推出的唇膏)
如今,美加净不仅在中年消费群体中广受好评,在年轻人眼中也是一代国货之光。它的生命力也将继续发扬,成为流传的经典。
i-Shanghai不仅是免费Wi-Fi,
更是有腔调的上海玩乐指南,
给你一个爱上海的理由!
欢迎°撩小爱,么么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