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飓风猎人事件飞机钻进飓风,在风暴眼回旋1
TUhjnbcbe - 2025/3/15 9:17:00
济南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每年的大西洋飓风季,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飓风横扫加勒比海各岛屿,在美国东海岸登陆,带来巨大的破坏。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将飓风分为一至五级,五级飓风破坏威力最大,风力可达每小时公里以上。一般来说,大西洋飓风多数在三级左右,五级飓风数量并不多。

年9月13日,一个名叫“雨果”的飓风开始形成,并且迅速增强,向着加勒比地区前进。到15日,根据卫星图像的估算,已经达三级飓风水平。令人吃惊的是,“雨果”的直径范围达到公里,影响面积十分广泛,将会进一步增强。

飓风即将吹袭的消息传来,沿岸居住的人们纷纷设法躲避,所有民航航班也停止飞行。

却偏偏有这样一架飞机,不但坚持起飞,还径直向着飓风飞去,无惧无畏地飞入飓风之中,直至消失不见……

机上的人莫非疯了不成?这架飞机是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简称NOAA)的“飓风猎人”飓风研究飞机。机上全部都是专业的飓风科研人员,负责驾驶的飞行员也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飓风飞行员,有很多次穿越飓风的经历。

“飓风猎人”使用的飞机是四台螺旋桨发动机的WP-3D“猎户座”气象侦察机,专门为进入飓风而加固过。这种飞机非常坚固,动力十足。不仅经得起飓风内部的乱流,更耐得住乱流持续的吹袭.

在气象卫星满天飞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冒如此大的风险穿越飓风?

飓风有很多数据是气象卫星无法探测到的。“飓风猎人”载有超过一千万美元价值的专业气象研究设备,可以准确测量风速、气温、气压等等重要数据。

机上的卫星通信系统每隔30秒传输一次监控数据给迈阿密的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提供准确的飓风移动路径数据,让沿岸可以及时下达疏散指令,挽救更多的人命与财产损失。

9月15日,加勒比海国家巴巴多斯,NOAA42飞行任务展开,准备进入飓风“雨果”内部。机上人员总共16人,包括NOAA飓风研究部主任与首席科学家。

起飞之后,根据最新估算,“雨果”的风力已经超越三级飓风,还在持续上升之中。

因为下沉气流的影响,飓风内部米左右的高度是风力最强的地方。偏偏这个高度是研究飓风的最理想高度,NOAA42需要在米左右高度穿越整个风暴。

NOAA42也不是孤军奋战,一架隶属于美国空军气象部队的WC-J侦察机在米左右的高度尾随进入风暴。两架飞机一高一低,提供完整的风暴数据,同时WC-J也可以支援NOAA42。

NOAA42在做好一切准备后,经过45分钟飞行,终于飞进如同望不见边际的城墙一般厚重的恐怖飓风之中。

本来平静的飞机刹时间被巨大的螺旋乱流吹得剧烈颠簸,机翼不断发抖。

眼前到处都是乌黑的云团与暴雨,雨水完全遮住了视线,飞行员双眼一抹黑,只能依靠仪表与雷达的指示前进。

飓风里边的风速风力十分强烈,根本不可能保持直飞。飞行员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迎着风吹来的方向45度角侧飞以抵消风速,保证飞机可以向前飞行。

飞机不断受到飓风乱流的干扰,雨点击打在机身上“咚咚”作响,机内所有科研人员仍然在一丝不苟地收集着数据。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不断收到飞机发送的数据,显示“雨果”的风速不断增强,已经接近五级飓风。

在五级飓风里飞行,对于经验再丰富的飓风飞行员也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此时已经无法回头,任何横滚转弯的飞机都会马上被吹进海里边,只能继续向前飞。

飞机继续剧烈摇晃颤抖,飞行员奋力操纵着飞机。本来牢牢绑好的各种物件也开始脱落,掉得机舱内一地都是。

偏偏祸不单行,飞机接近暴风眼时,三号发动机忽然间起火。

在驾驶室内都可以看见三号发动机拖着长长的火舌,飞行员只能紧急停止供油,火虽然熄灭,但在飓风肆虐之中失去一部分动力,飞行高度马上迅速下降,向海面直坠下去。飞行员拼尽全力也无法控制飞机。

幸运的是,当飞机高度下降到只有米的时候,NOAA42冲出了风暴墙。只见眼前一片豁然开朗,风和日丽,抬头甚至可以看到太阳。

无论飓风如何强烈,位于中心位置的暴风眼总是风平浪静一片平和。NOAA42就是来到了暴风眼之中。

没有了强风,飞机凭借三台发动机的动力终于保持了平飞,不再下坠,机上所有人可以稍微松一口气。

但这个暴风眼直径只有20公里,NOAA42不可能一直呆在里边

。要返回就要再次穿越另外一边的暴风墙。如此低的飞行高度进入飓风无异于自杀,要想办法爬升到米以上的安全高度。

刚才第一次穿越的时候,发动机拼得太凶,现在必须降低转速,让发动机喘口气,避免过度工作,更何况只剩下三台堪用。

NOAA42在风暴眼中进行一系列回旋,总共飞行一个小时。因为飓风会移动,他们也必须不断改变位置。期间联系上还没有进入风暴的WC-J,希望对方可以飞近,目视观察自己的飞机有没有其他损坏。

飞行员此时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失去一台发动机动力后,飞机无法爬升。要爬升,只能减轻重量放掉部分燃油,但放得太多,又将无法返回公里外的巴巴多斯。

经过周密计算,飞机放出了大约10磅的燃油,这一招果然奏效,NOAA42开始爬升。在更高的高度上与冲进暴风眼的WC-J相会,双方进入目视范围。

在5级飓风的暴风眼之中,两架飞机进入彼此的目视范围之内,这也是航空史上的第一次。

WC-J带来了一个振奋的消息,他们认真观察过NOAA42,确认对方在外表上,尤其是发动机,没有任何问题。

NOAA42终于准备返航,WC-J在米高空寻找到飓风的一处弱点,也就是风力比较弱的区域。NOAA42机组做好第二次突出五级飓风的准备。

WC-J所选择的出口相当好,经过20分钟左右的颤抖与颠簸,NOAA42终于冲出风暴。眼见前方晴空万里,机上所有人都欢呼起来,飞机安全返回巴巴多斯。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分析了NOAA42任务所带回来的数据,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发现。

在“雨果”的风暴墙中,有很多中等强度的涡转,类似于一公里宽的龙卷风,里边风速甚至可达到每小时公里。NOAA42就飞进了其中一个,因此感觉到比起五级飓风更强烈的颠簸和乱流。

这种极具破坏性的涡转,是气象卫星无论如何都发现不了的,这也可以证明NOAA42任务的价值。

飓风“雨果”总共造成多个地区逾千人死亡和94.7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如果不是NOAA42事前进入飓风内部进行气象侦察,飓风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

而三号发动机起火的原因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发动机起火,和飓风一丁点关系都没有,燃油系统出问题才是导致起火的直接原因。

WP-3D上每台发动机都有一个传感器,作用就是计算输入发动机的油量。但当时三号发动机的传感器发生故障,错误计算了送入的油量,使得发动机内燃油过多,最后导致起火。

换言之,飞机在不在飓风里边,发动机都会起火。这次起火偏偏发生在最糟的情况下,如果不是飞行员有高速的驾驶技术,加上运气好,整机人就会命丧在飓风之中。

吸收此次任务的教训,NOAA规定再次进入飓风时,飞机的飞行高度不得低于米,这个高度上升和下降气流都不会过分猛烈。

NOAA42在修复后,又穿越超过30个飓风,没有再发生严重的事故症候。如此多的飓风,却没有一个比得上当年的“雨果”,可以令研究人员毕生难忘。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

shxyo.
1
查看完整版本: 飓风猎人事件飞机钻进飓风,在风暴眼回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