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典型美国片阿凡达2,感叹文化包容性太
TUhjnbcbe - 2024/12/23 16:04:00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s://m.39.net/pf/a_5052997.html

(温馨提示:本文有剧透,不想剧透的建议先收藏)

观影指南:

1、影院选择:激光IMAX、二、杜比影院、CINITY、带“IMAX”字样的影厅

2、观影前喝水,全程无尿点

3、带点湿纸巾或者纸巾,不是因为会哭,因为3D眼镜上会出现雾气

距离《阿凡达1》已经过去了十三年之久,这真的是一部和导演比寿命的电影。

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去观看了。总的来说,《阿凡达2:水之道》在特效上是满分,别说哪有满分?但这就是毫不谦虚的说,目前为止,没有一部电影的特效比《阿凡达2水之道》更好,就算是《阿凡达1》也比不了,至于后来有,那是后来的事,但是剧情就只能打7分,甚至是6分。

在去之前先做一个心理准备:想要剧情好?还是特效好?因为这部影片现在看来是不能两全了,不知道是卡梅隆灵感枯竭,还是为了留出更多的悬念在后面的阿凡达电影里。据说《阿凡达3》已经拍摄完成,所以我觉得《阿凡达2》应该是为了给后面的做一个好的铺垫。

我有这样一个假设,就是卡梅隆当初在拍摄《阿凡达1》的时候不确定这个题材,这种类型的电影是否有市场,是否赢得好口碑,但是想不到《阿凡达1》竟然成了影史上的一座高峰。

所以,我们发现,在第一部中,感觉就像是拼尽全力去表达,无论特效还是剧情,还是各种想表达的元素,都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也因此给《阿凡达2》增加了太多压力。根据现在的口碑来说,特效依旧是非常震撼的,剧情就有些零零碎碎了。

接下来具体来谈一谈。

一条主线

整部影片,以迈尔斯上校为主的反派从地球再一次出发前往潘多拉星球,为了争夺资源,也为了寻找当年的叛徒萨利复仇。

萨利此时已经与奈蒂莉有了五个孩子(三个亲生孩子,一个养女琪莉,一个养子蜘蛛)。

主线就是围绕着迈尔斯上校不断抓到萨利的孩子,萨利不断救孩子发展的

结局是萨利大儿子死了,但是其他四个孩子也救下来了。

其中最震撼的场面当属萨利的大儿子死后,作为母亲的奈蒂莉的发飙,惹谁也不要去惹女人,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诠释,当母爱被唤醒时,多大的苦难都将被战胜。

故事的高潮部分发生在一艘捕猎图鲲的船上,这一幕有一点类似于《泰坦尼克号》的情节,悲情、勇敢、亲子关系都在上面书写,剧情有一些老套了。

两个漏洞

可是,在观影的时候,有两个地方会不自觉地的就让我出戏了。

第一个是,原本原著居民说的应该是纳美语,后来一段时间,全程说英语了;我就说,看着看着,怎么听着这语言还是好熟悉的感觉,才发现纳美人也在说英语。当时不是说为了拍摄《阿凡达》系列电影,还特别发明了一套纳美语吗?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出现一些漏洞。

第二个是,当萨利的二儿子去给自己的图鲲报信,之后被迈尔斯上校抓去,他们兄弟姊妹几个都被一起抓了,萨利和岛礁族人一起去营救他们,可是在海上激战的时候,岛礁族人居然一个人也不见了,那么长时间,人类也居然没有去营救迈尔斯上校他们,只留下迈尔斯和萨利之间的恩怨决斗了。

三个悬念

在《阿凡达2》中已经在为《阿凡达3》埋下伏笔了。

1、琪莉的父亲是谁?琪莉的母亲是格蕾丝。

2、上校接下来会怎么复仇?

3、琪莉为什么会感受到爱娃?

带着这几个问题观看,猜一猜答案。

四个文化渗透

文身文化。整部影片中,我们会发现,迈尔斯上校领导的阿凡达身上到处是文身,包括图鲲的肚子上也有文身图样,战船上也有,这与美国文化中的文身文化有直接关系,但是潜移默化地在引导着一群人;

个人英雄主义。在萨利的孩子被迈尔斯上校抓住之后,萨利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去解救自己的孩子,保护自己的家人,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在漫威题材的电影中很有代表性,甚至像《飓风营救》这类电影也是一个父亲通过超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家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美国电影中,很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抗争,并且最后诠释了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终将被自然征服,这一点倒是值得推崇的。

轻易获得超能力。萨利的二儿子不受周围的人尊重,但是在一瞬间拥有自己的图鲲了,琪莉连自己的亲身父亲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却能够轻易感受到爱娃的声音,也能够轻易学会在岛礁族的本领。这种带有主角光环的体验,确实很向往,多想不努力就可以拥有超能力。

中国元素

1、针灸。在琪莉因为和爱娃连接,发癫痫晕过去,萨利求救于医疗高度发达的人类医生,可是却不知道病因究竟何在?这时候大祭司进来,用阿凡达的方式,召唤爱娃,用一个粗针就把琪莉治好了。这不由得想起中医的针灸,高级科学也解释不了人体的经络问题,可是有些病扎针灸就是能好,非常神奇。

2、图鲲。图鲲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个终极怪物,不仅聪明,能力强,关键是忠心,能和纳美人建立语言交流,这种动物跟《山海经》里的鲲鹏有些类似,还有里面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动物,在《山海经》里有原型。之前看过一本绘画《山海经》里面的动物的画集,那里的动物奇奇怪怪,甚至是漂亮。有机会在去找一找《山海经》画册来看一看。

3、血缘关系。在男主角萨利的眼里,只有家是最重要的,为了保护家人,可以放弃自己族长的位置,也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孩子,萨利说:“一家人就要在一起。”这种文化适合中国人借口,因为那些《蜘蛛侠》《钢铁侠》之类的,动不动就是个人英雄主义,萨利的家的文化看起来有亲切感。

4、亲子关系。有儿子就有父亲,有父亲就有儿子,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难以把握的。萨利家有三个亲生孩子,一个是养女琪莉,一个是人类的孩子“蜘蛛”。

大儿子想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阿凡达,做一个男人,却被父亲经常要求照顾弟弟妹妹;

二儿子更惨,没有一个人尊重他,都觉得他就应该被保护,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想。

萨利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形象,妻子是一个慈祥的母亲,这也跟中国的这种家庭文化很相近。

这些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大,世界的是民族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整个世界交融越来越紧密的时候,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解读和理解也就有一些优势,能够更好地体验电影带来的内涵。

《阿凡达2》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海洋里的美景真的是超出想象的,加上现在的观影技术的提升,有几个瞬间,仿佛用手就可以抓住里面的那些漂浮的动物,音效也不错,看得人后背发热。

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里面想讲的东西太多了,亲子关系、环保问题、复仇、种族之间的战争,还有家庭,可是这么多东西融入在一起,三个小时就好像时间还不够,这一点是比较遗憾的。

最后,《阿凡达2》在我看来,我喜欢它的特效,但我总觉得他在勾引我继续看后面的系列电影,就这一点,我就比较反感。不知道会不会像《速度与激情》系列一样,前几部都不错,后来就有些黔驴技穷了,拭目以待。

这部影片非常适合一家人去看,带着孩子,年轻人带着自己伴,一起去看一看,说不定就一起又见证一个电影的历史,非常值得去影院的大荧屏上观赏。

1
查看完整版本: 典型美国片阿凡达2,感叹文化包容性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