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美F-35C在降落航母过程中失控、冲出甲板坠入中国南海!后有7月10日一架美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在杜鲁门航空母舰上被风吹落坠入地中海!
多次荒诞无稽的坠海事故,实在引人发笑。曾经的地球“话事人”,似乎开始努力向“三哥”看齐!也不知道“三哥”会不会盯着新闻大呼一声:“吾道不孤!”
但玩笑归玩笑,笑过之后不禁引人沉思,这风得多大,才能把十数吨的飞机吹到海里?海上的风真就这么凶猛?
其实真相远比我们预料的更离谱。理论上来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如果风暴的威力足够大,航母甚至有可能瞬间被巨浪从侧面掀翻,最终沉没。而恰恰也是美国,曾用一整支特遣舰队为咱们做了一次现场演示。
年年底的时候,美国海军已经全面掌握了太平洋海域的主导权,并已筹划攻击日本本土。但却突遭天灾,制造了二战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
当年12月11日,由美国海军著名上将,人称“公牛哈尔西”的小威廉·哈尔西,率领的第38特遣舰队,从太平洋中部的乌利西环礁,直扑西太平洋的菲律宾海域,计划对驻扎在那一带的日军目标发起空袭作战。
而正值行军途中,于菲律宾民都洛岛附近接受补给时,偶遇了一场超级台风——著名的热带风暴“眼镜蛇”。也许是不能轻易延误战机,又或是美海军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场台风的威力,第38特遣舰队选择与风暴迎头相撞。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人力在自然面前是多渺小!这次飓风风力达到了14级,部分阵风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7级!铺天盖地的暴风、暴雨和黑云碾过了美国人的无敌舰队。迎面而来的50米高巨浪,更是瞬间将美军航母拍翻。
最终等风暴过后,只见一片狼藉,之前威风凌凌的第三舰队早已破烂不堪。甚至有3艘数千吨的驱逐舰被直接淹没,从海面上消失不见。经统计,一共有多架舰载机和名官兵全部沉入海底,造成了美军第三舰队3艘驱逐舰沉没,2艘航母遭受重创。
也许是有了美军的教训。目前,航母安装了极为先进的巨浪预判系统和航向调整系统,在高度和波长惊人的巨浪到来前,航母有机会提前转弯,迎浪而上,进而避免被巨浪从侧面拍沉。
并且,为了提前预知周围海域的天气,避免前方存在超出航母抗覆设计极限的风暴,中美航母上均设有气象办公室。
比如美军航母上的气象办公室,配备至少1名顶尖气象专家,4名经验丰富的气象预报专员以及10多名气象技术员,是专门确保航母编队能避开极端天气的关键机构。
他们的任务包括进行实时气象监测,释放气象监测气球,操控海温测量机器人,与气象卫星保持联系,以及随时接收来自美国海军气象中心的预报信息。
此外,航母上还设有一支卫星通信保障小组,确保航母能与气象卫星始终保持正常联系。并且,航母气象办公室还能与美军各海外基地的气象中心保持联系,后者将随时向航母分享各海域的气象信息。
因此,在这次飞机被风吹落航母,坠入地中海的事件中,美军应该早已预见了当时的强风和大雨。可既然预见到了,为何飞机还是被吹到了海里?
航母上的飞机不用垫砖头?怎么就被吹到海里?
“但凡有块砖头,也不至于出事。”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但毋庸置疑的是,在面对风暴前,航母上几乎所有能固定住的物体都应该固定住——大到战斗机、预警机,小到舰员的个人生活用品,如茶杯、箱子等。
而且航母甲板上的战斗机、直升机和牵引车等,也要移入甲板以下的仓库。其次,如战机、弹药等大型装备,还要用铁链紧紧固定,防止它们滚动进而引发事故。
如果机库无法容纳所有舰载机,而前方的风暴又极为猛烈,那么部分舰载机可能需要起飞,前往最近的基地。等到航母脱离风暴后再返回航母。当然,如果风浪不是很大,也可以把飞机锁在甲板上。
看到甲板上那些圆孔了吗?这就是固定飞机的锁孔。
每次遇到风浪前,美军的航空机械师助手都需要准备好锁链,一头挂在飞机上,一头挂在甲板的锁孔上。且根据以下美国海军的标准文件,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样的飞机,连几根锁,连在哪里,都有规定。
而一旦有飞机被卷进了大海,势必代表着负责固定飞机的官兵偷懒了。那么为此负责的官兵将面临降职、降薪乃至驱除出海军等处罚。
因此,本次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海事件,必然是这些航母甲板上,穿棕色衣服的航空机械师助手,玩忽职守导致的。
而从美国军方最近事故频发的现象来看,他们也开始力不从心了。显然每天疲于奔命展示力量,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弱点。面对如潮水般袭来的各种挑战,他们的霸权终将难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