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屈旌
近日,有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批“异地网购药品攻略”的文章,引发网友争议。攻略称只需通过将跑腿软件的定位修改到广西、西藏、新疆等地,通过快递方式就能抢购到中小城市药店的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等退烧药品。有商家告诉记者,最近确实收到多个外地订单,要求将药品通过快递寄出。(据12月14日济南时报)
在市民为居家抗疫抢购退烧、止痛类药物,导致不少城市出现“缺货”的情况下,这种“挖偏远小城墙角”的购药行为,引发了网友的极大愤慨。虽然说,平台有这样的功能,这些人也只是将规则利用到极致,还为己谋便利。
相关社交平台帖子截图
但是,优质医疗资源向来是“上大下小”,县城虽然人口会少一些,但相应的药品供给也会比较少,物流也更不方便,只不过暂时没像大城市那样形成抢购风潮,所以之前暂时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当大城市的人们将抢购的飓风刮到这些小城,本就相对脆弱的药品供应链必然不堪一击。
12月13日,已经有很多小县城的网友表示买不到药了,在网友拍摄的照片中,小城的药店里挤满了来取货的快递小哥,而这也引起网友们的激愤,尤其是那句“把小县城的药买光”的宣言,可以说是自私自利到了极点。
有网友表示,小城里多为留守的老人孩子,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也不太会网购,跟这些弱势群体抢药吃,简直是没有良心。但也有采取这种方法买药的网友觉得冤屈,认为自己付出了相应的药钱和快递费,市场有供给,自己有需求,也是按需购买,怎么就抢了别人的药呢?
说到底,药物短缺以至于乱象频出,根本问题还是在于药品供给不足,科普供给也不足。很多民众难以自我判断诊治,一旦出现症状,医院排长队,要么在家里吃药,人在不舒服的时候,排队也是很难排得下去,于是囤药成了唯一的“安全感”所在。
相关社交平台帖子截图
另一方面,正因为需求突然上升带动价格上涨,导致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类似于“把药抢光”这种极其不理性的言论,就很有可能是“黄牛”药贩子在渲染恐慌,贩卖焦虑。对于这种已经违法的行为,监管部门应督促平台立即予以删除封禁,必要时要加强预先防范,对相关内容从严审核,避免因线上“带节奏”,引发线下药品市场的混乱。
疫情当前,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个体与群体紧密相连,个人与社会休戚相关,靠“掠夺”“薅羊毛”式的抢药,是无法战胜疫情的,无论何时,只有团结一致,相互关爱,才能渡过难关。但靠个体呼吁和自律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次的“异地买药”风波,在“围观”的监督之力中平息,但如果药品持续紧缺,必然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所以,治本之术仍然在于要尽全力加大药品供给,抓紧研判药品供应在疫情防控中的短板,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所有人也应该及时回归理性,要清楚明白药不能乱吃,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官方公布的新冠感染者用药目录中,可替代的药品有很多,没必要盯着一两种“买光”,更不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仔细甄别信息,适量购买防疫用品,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体恤他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