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
“出路”在哪里?这恐怕是许多体育特长生都曾思考过的问题。东京奥运会上,谌利*获得举重男子67公斤级金牌。在谌利*看来,所谓“出路”就是“只要你到了一定水平,就会想下一步怎么走”。
过去的一个月里,夺冠后的谌利*数次登上热搜。他28年的人生,如走马灯一样在互联网上一闪而过。所有的故事,似乎在年的夏天迎来了最好的结局:出身贫寒的少年,苦练举重多年,经历过失败和伤痛,最终,站到了奥运领奖台的最高位置。
“当你接触这个行业越来越久之后,你就越会感到举重改变了你的命运。”当被问到改变命运的具体时刻时,谌利*说:“拿冠*的时候”。
8月19日,谌利*的启蒙教练蒋益龙在益阳少儿体校内。新京报记者李桂摄
举重生涯开始时,谌利*只有10岁,他并不明白“练体育”意味着什么,“只是在练着而已”。训练的第二年,谌利*的父亲被诊断出糖尿病和脑癌,整个家庭的收入主要靠母亲谌友珍在瓦厂上班。谌友珍曾想过不让孩子练举重了,但教练蒋益龙不愿意放弃。实在没钱了,蒋益龙就把谌利*在体校的费用出了。
比起“改变命运”,年幼的谌利*首先需要解决的则是经济问题。父亲患病后,他想在挣钱的同时兼顾举重,进入省队成了最好的选择。在他眼里,进了省队后,眼前的路变得更清晰了:“你进省队想拿工资,拿了工资后想出成绩,出了成绩后想进国家队,肯定都有目标。”
所有的困难,在年的秋天迎来转机。那年9月的全运会上,谌利*获得男子举重项目62公斤级的冠*。这是他第一次觉得,原来举重真的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举重这件事要做到什么时候为止?年龄对运动员有着更特殊的意义。3年后的谌利*31岁,站在“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金年龄”的尾巴上。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谌利*不知道,但他有了学习的对象:吕小*。今年夏天,37岁的吕小*再获奥运金牌,成为奥运史上夺冠年龄最大的举重运动员。谌利*和教练说过,如果有机会,自己“还想去巴黎拼一把”。谌利*的“出路”
日前,新京报刊发“电动车困与解”专题报道称,记者走访北京电动车市场发现,多家车店存在加装电池、提升最高时速等非法改装行为。关于电动车的使用乱象和困局,再度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