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盲盒经济”这一概念走进消费者视野,与逐渐崛起的消费力量“Z时代”新青年撞了个满怀。今年初,从河南博物馆发轫的“考古盲盒”引起文旅行业“旅游+盲盒”热潮,一时间“盲盒旅行”成为文旅行业的新宠。那么,盲盒旅行内在逻辑是什么?对原有文旅行业秩序是否会产生冲击?又会不会成为短暂潮流挟裹下的一阵飓风?
01/什么是盲盒经济?
什么是“盲盒经济”?
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盲盒?盲盒的消费人群是谁?盲盒市场空间有多大?盲盒热又从何而起?
盲盒概念的起源多数认为来自日本的福袋,而在国内儿童群体中较为盛行的扭蛋产品,以及90年代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方便面集卡”,也都能看作是盲盒的典型代表。对于盲盒的定义,多数观点认为,盲盒是指消费者随机购买自己感兴趣但又不能提前获知购买产品中所装载的具体产品款式的玩具盒子。因购买盲盒的指向性与随机性产生的期待感,使得盲盒赋予单纯的购买行为更多的体验价值。因而令购买者沉浸在不断地”购买——期待——拆盒验证“的循环中。
普遍观点认为,盲盒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Z世代”,据《盲盒经济洞察报告》显示,盲盒消费人群中,18—24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了37.6%,而25—34岁人群占比也达到了37.3%。由此可见,除了“Z时代”互联网思潮影响,日漫及二次元文化向国内的流入,也深刻地影响着80、90对盲盒的购买行为。
据年数据,盲盒市场自年开始,始终保持年20%以上增速,在年首次突破亿元,年,有望突破亿元大关。年至年,都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盲盒热在国内真正开始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