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6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总结个人向 [复制链接]

1#

年西北太平洋总计生成了26个台风胚胎,有24个台风存在,23个属于本年台风,达到正常水平。这其中1个顶超,4-5个达到C5级别,5-6个达到C4级别,1个达到C3级别,1个达到C2级别,2个达到C1级别,台风期从2月28日至12月19日。

下面我将从几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台风总结年太平洋台风季。

华东的梦魇——08台风桑美

hpa,kt(可以kt),8月5日生成

相信浙江的朋友们忘不了登陆浙江的那场灾难性台风

台风桑美出生在8月,滚烫的海水让台风桑美的发展如鱼得水,加上微弱的风切,得以让台风桑美在8月9日达到C5强度

之后,它依然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虽然稍微减弱,但是登陆时依然有hpa,kt(kt为C5强度台风),顶级C4强度重创浙江地区,造成了约.58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也让台风桑美成为自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地区第二强台风(第一为209台风威马逊)

全球ACE之神中太平洋风王——12台风(飓风)伊欧凯

hpa,kt(可以kt),8月19日生成,8月27日进入西北太平洋

台风伊欧凯又称飓风伊欧凯,出生于中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南部海域一带,生成初期依靠极高的海水能量,于8月21日首次加强成为C4级别飓风

之后由于伊欧凯进入低温海域以及眼壁置换期,强度下降。置换成功后其向西北方向移动移至高海温区,伊欧凯得以迅速爆发,于8月24日成为C5级别飓风,也是中太平洋海区有记录以来首个五级飓风

区别于其它C5气旋的是,伊欧凯四面环海,充足的水汽使得它得以保持很长时间的高强度

由于副高影响,伊欧凯转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再次进入眼壁置换期,强度稍微减弱。8月26日再次增强成为C5级别,并在晚间穿越国际日界线进入西北太平洋(27日)

8月28日,台风伊欧凯再次进入眼壁置换期,强度稍微下降。8月29日置换成功后再次成为C5级别

之后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伴随着干空气入侵、海温下降以及眼壁置换期的到来,台风伊欧凯逐渐减弱,9月6日变性为温带气旋

伊欧凯凭借着强大的续航能力,其ACE达到了85.的恐怖数值,成为有记录以来ACE最强台风

ACE(气旋能量指数):是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使用的测量工具,用以表示个别热带气旋及整个热带气旋季节的活动,能较好的反应一个台风的强度与持久性,表示热带气旋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当中的能量近似值,并于每6小时计算一次。

其维持C5以上强度约小时,维持C4以上强度约小时(最长),风暴维持热带气旋性质18天

被低估的全球风王世纪顶超——20台风西马仑

hpa(严重低估,-hpa),kt(严重低估,-kt),10月27日生成

台风西马仑出生于深秋时节的低纬洋区,这是台风发展的极佳时节

高海洋能量、辐合辐散条件优良、极向流出打开、风切微弱的极佳条件让西马仑在10月29日左右加强至C5级别并进一步发展成为顶超,也是21世纪西北太平洋强度前十的台风

巅峰姿态撞击菲律宾之后,它进入南海,一度再次增强为C3,无奈此时冷空气到来,直接扼杀了西马仑

台风西马仑的针眼以及形态,无一不证明了它的强度,但是由于各大机构但是处于“保守期”,因而台风西马仑成为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顶级超台

台风山竹的前世秋冬之交的奇迹——22台风榴莲

hpa,kt(低估,-kt),11月26日生成

台风榴莲出生于秋冬之交,这时候随着冷空气到来以及风切增强,环境开始变差,但是整体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榴莲的发展前期是稳步发展,更多是利用了菲律宾地形抬升增强辐合以及近岸爆发,使得台风榴莲在10月29日达到C5级别。

登陆菲律宾后,台风榴莲进入南海,受限于冷空气以及低海温,台风榴莲无法发展,最后苟活到越南南部登陆并消散。

总之,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是一个强度很强,记录很多的非常优秀的台风季,值得纪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