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空中营救新派动作电影的技术性胜利 [复制链接]

1#

有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随着《谍影重重》系列的卖座,似乎让动作片们找到一种新的路线。简单明快的动作设计和动感十足的画面取代了以往施瓦辛格和史泰龙们线条粗犷的原生态打斗,再配以老式动作片的追车和格斗场面也满足了大众与生俱来的猎奇心理。这类动作片的好处就是不在拘泥于那种脸谱化的老式纯粹动作片,从另一种角度出发,在整体故事不算新鲜的情况下,从故事的走向和情节设置方面大做文章,《空中营救》就属于该类型电影。无论是《谍影重重》,还是《飓风营救》,直到这部《空中营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快速剪辑、干净利落的动作场面和极富张力的故事情节。动作片电影最被诟病的地方就是故事千篇一律和人物扁平,如果说的老式动作片《敢死队》是具有怀旧情结以及看一票昔日动作明星银幕上再次威武才导致电影的卖座,那么如《空中营救》这样的电影就是依靠情节内容来填补动作电影对故事和角色照顾不周的漏洞。就像新派武侠一样,这种电影也可以叫做新派动作片。

来让我们看一下新派动作片都具备那些特点,以《空中营救》为例。作为动作电影,本片拥有后者的一切属性,硬汉、枪战、动作,尤其是《虎胆龙威》之后的美式动作片,在一个既定环境中、在连续的时间线内上演的动作大戏。《空中营救》也是如此,只不过将《虎胆龙威》中的大楼、《勇闯夺命岛》的恶魔岛换成了飞机。这样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因此而言《空中营救》的故事不算新鲜,简单的劫机题材已落俗套。但本片又与《最高危机》、《乘客57》这样的同类题材不同的是,故事模板没变,变化的是里面的内容。

首先,正邪势力的对立发生变化,不像《空中监狱》那样正面对立,也不像《最高危机》那样反派在明,正派在暗,而是扭转过来,反派始终隐藏在暗处,主角则根据线索进行追查,这样一来,就让电影多了悬疑片的色彩。这样的处理手法让本片的动作场面下降,但剧情张力陡然提升。可以对比《谍影重重》、《飓风营救》乃至《未知身份》都是如此设置。将主角暴露在外,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和故事引导,让电影的故事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挥到了最大的限度,主角在追查线索的同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有嫌疑,让电影代入感极强,同时故事未来空间很大,情节设置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电影在此借用了悬疑电影的功能,让剧情张力一步步的形成,做到引人入胜。其次,电影的节奏感很强,得益于幕后团队的功劳,编剧为本片设定了一个“20分钟大限”,反派每20分钟杀一名乘客,在由导演将之串联起来,通过剪辑师的手段强调出紧张的气氛,加之本片的悬疑色彩,和万米高空这样的封闭空间,整部电影节奏掌控的确实没话说,让人紧张的透不过气来,非常标准且娱乐性十足。

最后,动作场面不再简单粗暴,肌肉硬汉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技巧大师。连恩·尼森,这位越老越能打的英国人,在《飓风营救》中树立了“麻辣老爹”的形象,并且一直用到现在。本片中其展示的依然是硬朗的作风,熟悉的骨法+锁喉功,配合凌厉的剪辑,动作场面不一定火爆,但很刺激。这也顺应了时代潮流,当年老式动作电影简单粗暴的狂轰滥炸造成的审美疲劳之后,也需要这种“技术性击倒”的方式来带给观众一丝新意,技术性击倒”并非单单指的是动作场面,而是从情节、故事节奏等全方位来形容。当然电影也有缺点,《空中营救》充满悬疑张力的故事看似严丝合缝,但还存在一个“电冰箱问题”。这是源自好莱坞评论家的术语,意思是观众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会被这部影片留下非常好的印象,然后回到家打开冰箱的时候,冷静下来仔细琢磨,就会想:电影里的情节为什么要这样设置,XX为什么不干某些事情....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本片也是一样,电影的反派在暗处,将主角每一处步骤都算计其中,就像一个木偶一样完全按照其意思照办,这就是一个相对不合理的地方,又不是主角肚子里的蛔虫,为何料事如神?当然,剧情如此设置是为了增强悬疑效果,这个“电冰箱问题”总体不影响观看,没有太大的漏洞,因此才让本片给观众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